內容提要:
●什么是預處理工藝?預處理方法有哪些?
答:預處理工藝是在常規處理工藝之前對原水進行的處理,以改善常規處理的效果。
預處理的方法有:投加粉末活性炭吸附法、化學氧化法、生物氧化法和膜過濾以及慢濾法等。
●什么是常規水處理工藝?常規處理工藝有哪些局限性?
答:常規水處理工藝包括混凝、沉淀或澄

●什么是預處理工藝?預處理方法有哪些?
答:預處理工藝是在常規處理工藝之前對原水進行的處理,以改善常規處理的效果。
預處理的方法有:投加粉末活性炭吸附法、化學氧化法、生物氧化法和膜過濾以及慢濾法等。
●什么是常規水處理工藝?常規處理工藝有哪些局限性?
答:常規水處理工藝包括混凝、沉淀或澄清、過濾、消毒等單元技術,主要是去除水中懸浮物、膠體雜質和細菌。
常規水處理適應于原水水質混濁度長期不超過500NTU,瞬時水混濁度不超過1000NTU的原水處理。
常規水處理工藝的局限性:
(1)不易破壞膠體穩定性,除濁效果下降,通常除濁率50%至60%;
(2)不能有效去除有毒有機污染物,出廠水仍含有一些“三致”污染物;
(3)加氯消毒副產物又使水中毒物含量增加;
(4)出水生物穩定性較差,造成管網水污染,產生腐蝕;
(5)常規處理工藝不能滿足高標準水質標準要求。
●什么是深度處理工藝?深度處理方法有哪些?
答:深度處理工藝就是在常規處理工藝之后增加的水處理工藝,目的是彌補常規處理工藝的不足,對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進一步去除。
深度處理方法有:活性炭過濾法、臭氧——活性炭法、膜法、光催化氧化法等。
●自來水常用的反應池種類有哪些?
答:常用的反應池有四種:隔板反應池(平流式、豎流式、回轉式)、渦流式反應池、機械式反應池、折板式反應池。
●什么叫混凝劑?選擇的原則是什么?決定投加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給水處理中,為去除水中懸浮物和膠體雜質而投加的主要藥劑叫混凝劑。
選用混凝劑的原則:能夠生成重、大、強的礬花,凈水效果好,對水質不會產生不良影響,價格便宜,貨源充足,運輸方便并便于儲存等。
決定混凝劑投加量的因素:
(1)進水量;
(2)原水水質;
(3)原水的PH值(水的酸堿度);
(4)原水水溫。
●目前水廠常用混凝劑有哪些?
答:(1)硫酸鋁:AI2(SO4)318H2O
(2)三氯化鐵:FeCI36H2O
(3)硫酸亞鐵:FeSO4 7H2O
(4)聚合氯化鋁:[AI2(OH)nCI6-n]m
(5)堿式氯化鋁:AIn(OH)mCI3n-m
(6)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聚丙烯酰胺:-CH2-CH-CONH2
●什么叫助凝劑?助凝劑的種類有哪些?
答:助凝劑本身不起凝聚的作用,但是和混凝劑配合使用,能夠增大礬花的尺寸、重量和強度,提高凈水效果。
助凝劑種類:酸堿類、礬花核心類、氧化劑類、高分子化合物類。
水廠常用助凝劑有:骨膠、活化硅酸、海藻酸鈉、聚丙烯酰胺等。
●濾池常見故障有哪些?如何處理?
答:常見故障:氣阻、跑砂、漏砂、截污能力不足,水頭損失增加,水生物繁殖結泥球等。
氣阻:增高濾料層表面以上水深,調換表層濾料,增大濾料粒徑,適當加濾速,延長沖洗時間。
跑砂和漏砂:檢查配水系統進行維修,適當調整沖洗。
強度和截污能力不足,水頭損失增加:提高沉淀效果,降低濾前水濁度,降低濾速,增大沖洗強度,延長沖洗時間。
水生物繁殖結泥球等:清刷池壁、排水槽,濾前加氯防止微生物繁殖,采用表面沖洗用漂粉精浸泡,更換表層濾料。
●水中酸堿度(PH值大。⿲炷Ч挠绊懯鞘裁?
答:混凝劑投入原水中之后,由于水解的作用,水中氫離子的數量會增加,提高水的酸堿度,PH值隨之降低(偏酸性水質),這會阻礙水解過程的進行,不利于形成更多的鋁或鐵的氫氧化物膠體。因此,水中必須有一定的堿度,保證混凝劑投入水中能夠充分水解,這樣混凝效果就會更好。
●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
答:活性炭是去除水中臭味、天然合成溶解有機物、微污染物質的有效物質。
這是因為活性炭表面比較粗糙且空隙較大,大部分比較大的有機物分子和芳香族化合物等能夠牢固地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或空隙中,被活性炭帶走;活性炭也對腐殖質、合成有機物和低分子量有機物明顯的去除效果。
●生物活性炭處理技術的優點和條件是什么?
答:使用生物活性炭的優點:提高水質,增加對水中溶解有機物的除去效果,延長活性炭的再生周期,減少了運行費用;水中的氨氮可被生物轉化為硝酸鹽,從而減少了后氯化的投氯量,降低了三鹵甲烷的生成量。
使用生物活性炭的條件:避免預加氯處理,否則微生物就不能在活性炭上生長,因而失去它的生物氧化能力。